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(十三)| 甘巴拉英雄雷达站
有这样一群人,与孤独为伴,同寂寞共生!在巍巍昆仑挺立,在远海岛礁坚守,用青春描绘祖国的年轮,用岁月印证满腔的热爱……与界碑为伍,与边境线为伴,以岛为家,用生命捍卫庄严的国门,脚下是寸步不让的土地,心中是永恒不变的信仰,他们用付出与奉献诠释着一名名边海防军人的责任与担当。陆军边海防学院与《政治指导员》(CN44-1154/D)联合开办全新栏目《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》,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边海防,了解边海防,读懂边海防,热爱边海防。现推出第十三期:甘巴拉英雄雷达站。
在前藏和后藏分界线的座座群山间,有一座海拔5374米的雪山,叫作甘巴拉。甘巴拉山南临羊卓雍措,东接冈底斯山,西连喜马拉雅山,横亘在西藏中心,是托起西藏“空中桥梁”的重要支撑点。西部战区空军某部甘巴拉英雄雷达站就矗立在这座雪山之巅。
甘巴拉在藏语中意为“不可越过的山峰”,甘巴拉英雄雷达站建于1965年,这里空气中含氧量不足海平面一半,冬季最低气温零下30多摄氏度,最大风力超过11级,正常行走相当于内地负重40公斤。“甘巴拉,甘巴拉,伸手把云抓,地上不长草,风吹石头跑,一步三喘气,四季穿棉袄。”这便是甘巴拉最真实的写照。
雷达站分为休整点和阵地两处。阵地位于高高的甘巴拉山顶,休整点位于海拔较低的拉萨远郊,官兵轮流上阵地战备值班,然后在休整点训练调养。阵地物资匮乏,需每半月从休整点运送。一次,笔者跟随雷达站官兵从休整点出发,车辆沿着雅鲁藏布江边的盘山公路颠簸前行,随着海拔不断攀升,晕车和缺氧带来的不适感也随之加重。在经历199道险弯的考验后,我们终于来到了甘巴拉英雄雷达站。一下车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用罐头盒和石头拼成的中国“雄鸡”版图,版图的中心是被官兵反复描红的“祖国在我心中”六个大字,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。
正在阵地值班的雷达技师、一级军士长王胜全,是雷达站最老的兵,今年是他待在甘巴拉的第27年。见我们很好奇版图的来历,他介绍,以前阵地生活条件苦,生鲜时蔬很难运送储存,官兵只能靠脱水菜和罐头果腹。为了纪念那段历史,一盒盒罐头就这样被保留下来,成为“精神符号”。每年新兵下连,战士们都会小心翼翼地刷上油漆,在感受前辈们扎根冰峰雪岭的艰辛中,砥砺戍边初心和斗志。
虽是晌午,山顶的温度却很低,风吹得脸生疼,穿上官兵递来的迷彩大衣,我们便向雷达阵地进发。王胜全指着84级阶梯说道:“这是去阵地雷达方舱的必经路,在雪山上爬楼梯可不简单,一会儿你们就能亲身感受到。”
虽然阶梯不长,但我们每走一步都很艰难,双腿如同灌铅一般沉重,没有人说话,只在心里默念着阶梯数。王胜全走在一旁,这位年近50岁的老兵脸庞微红,看着山顶的雷达防风罩说道:“阶梯连接着连队住宿区与雷达方舱。雷达站地理位置独特,担负着空中警戒和军民航飞机保障任务,战备转进的铃声响起时,无论我们身在何处,都必须在3分钟之内登上84级阶梯,抵达战斗岗位担负值班任务。”
行至阵地最高点,王胜全带领我们来到一块刻有“H5374m”的花岗岩石碑前。这块石碑高1.2米、宽0.9米,近看能发现石碑的底座有多处裂痕。王胜全解释:“阵地昼夜温差大,加之狂风不断,石碑刚修建不久就裂成了4块,官兵用水泥对裂缝进行了加固,就是想让大家铭记艰苦奋斗岁月......”
不知不觉间,我们走进雷达方舱,这里是操纵员值班的地方。王胜全说:“我们的战场很小,就在方寸荧屏间,用电波构筑空中防线,而我的任务就是确保‘千里眼’明亮。”当“叮——”的战备警报骤响时,雷达站官兵必须迅速就位、严阵以待,方舱内荧屏闪烁,雷达操纵员紧盯回波亮点,运指如飞、锁定目标,精准上报空情。这就是他们工作的日常。
近年来,党和国家加大高原边防建设投入,“雪域天哨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不仅阵地建成了集学习、休闲、娱乐为一体的“阳光棚”,宿舍铺装了电热地暖设施,床头也接入了氧气,24小时热水供应、航空厕所、5G网络相继实现。如今的阵地,仅需少量官兵值守,雷达站主动打破固定站“守山头”的惯性思维,大力推进战训耦合,抽组机动分队赴陌生地域开展实战化训练,实现预警力量裂变接续强网。
新征程上,仍将会有一批批官兵扎根生命禁区守望“空中走廊”,用青春、热血乃至生命诠释高原雷达兵的坚守、担当和追求,传承“甘愿吃苦、默默奉献、恪尽职守、顽强拼搏”的“甘巴拉精神”。我们相信,不论是在莽莽雪山还是任务一线,官兵就像撒在战位上的点点星火,接续“甘巴拉精神”,向新的“胜战高地”发起冲锋。
往期精彩
主 管:陆军边海防学院政治工作处
主 办:陆军边海防学院“融媒体”
期 刊:第726期
监 制:杜绍坤
编 审:李 磊
主 编:槐 静、王 珮
责 编:张 辽、姚思思
值班编辑:邱 容
邮 箱:ljbhfxy@126.com